创伤中心简介
延庆区创伤中心由急救分中心、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危重医学科等学科的24名医生组成的多学科合作团队。中心成员由专家组和诊疗组构成,中心所设病房为多学科协作模式。
雪上医疗救援演练
【建设背景】目前各种原因所致创伤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四位重要死因,社会发展把创伤的救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而目前延庆及周边地区没有一家创伤中心,救治能力比较单一,没有专科协同,缺乏整体治疗,效果不佳。
【筹建创伤中心的意义】建设一个符合国情、区情、院情的创伤中心,科学管理、治疗多发创伤患者,改善多发创伤救治的单一、无序状态,提高救治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建立一支多学科的多发伤、严重创伤救治团队,培养多发伤救治的后备力量,备战世园会、冬奥会,造福延庆百姓。
【建设现况】组建应急队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创伤中心是一个多学科的团队,是全国最有实力的专业团队。延庆区医院创伤中心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伤中心的协助下,自2016年4月进行筹建,组建了创伤中心组织架构、应急队伍,成立了雪上、冰上两支救援分队和5支院内应急保障分队,分别完成了专业培训和实地救援演练,各分队处在备班状态。期间于2016年7月完成了空中转运实地演练,确定了我区与北京空中转运重症患者航线。2017年2月,延庆创伤中心雪上救援分队与总院救援队完成了第一次雪道实地演练,拓宽了中心应急救援技术范围。
实现了院前院内无缝隙对接。2017年初 完成了我院救护车辆无线网络与急诊信息平台无线连接,救援现场患者资料第一时间传输到我院急诊科,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院前医生现场输入患者信息,急诊护士实时接收,院前院内无缝隙对接。
定期召开创伤中心专家会议。通过了创伤中心流程、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直升机空中转运救援演练
创伤中心科室建设:1、急诊:创伤急诊外科医生来源为流动轮岗,创伤中心抢救室2间,病床5张;创伤ICU5张床。2、独立护理单元,10张床位,外科为主管理,平时可收治一般病人,收治多发伤ISS>16的病人。3、创伤ICU,设在外科ICU里,共有10张床位。
【建设后愿景】
利用总院创伤中心成熟运转经验,加大我区创伤中心扶持,克服“短板”,创新发展,重点在管理、技术的建设方面进行支持,努力提高其示范效应和带动能力。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实体结构的创伤中心和一个专业的严重、多发创伤救治团队,实现两院间创伤救治的绿色通道无缝对接。创伤中心全面建成后,以中心建设为纽带,通过学科发展布局,优先、重点发展一批学科,将我院区级、院级重点学科串联起来,以其带动一批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群发展。最终实现纵向--单个中心建设为体系,横向--各中心搭建平台,隶属专业互相补充,补齐短板。 最终实现各学科“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和抢救水平全面提升。
(创伤中心 聂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