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医院

内网OA | 手机版
正在获取日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全国爱肝日】来点“肝”货 —— 中西医协同护肝,逆转肝硬化新希望

作者:钟燕 来源:感染疾病科 发布时间:2025-03-18 14:57:24
字号:
+-14
浏览次数:

近年来,肝病发病率持续攀升,肝硬化更是威胁生命健康的“沉默杀手”。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强调通过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协同作用,提升肝病治疗效果。肝脏作为人体的“代谢中枢”,承担解毒、合成、免疫等核心功能,但其健康常被现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威胁。因此,保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图片15.jpg

一、认识我们的小心“肝”

1. 肝脏的“隐形贡献”

肝脏不仅是解毒器官,还参与糖原储存、凝血因子合成、胆汁分泌及免疫调节。其独特的再生能力使部分损伤可逆,但长期慢性损伤(如纤维化)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图片16.jpg

2. 常见肝病及风险因素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仍是肝硬化主因,我国约有86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及肝脏弹性值。

②脂肪肝:全球患病率超25%,肥胖、糖尿病、高脂饮食是主要诱因,但非肥胖者也可能因糖分过量转化为脂肪而患病。

③肝纤维化与肝硬化:肝弹检查(如FibroScan)可无创评估纤维化程度,F4阶段(LSM≥17.5kPa)即为肝硬化,需早期干预。

④肝癌:80%肝癌由肝硬化发展而来,高危人群需每半年筛查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

图片17.jpg

二、伤肝的“隐形杀手”:不良生活习惯

1. 五大“肝敌”行为

①酗酒: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伤肝细胞,每日饮酒超40克(约2两白酒)显著增加肝硬化风险。

②药物滥用:中药、保健品及抗生素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占急性肝衰竭病例的20%。

③熬夜与过劳:夜间是肝脏修复关键期,长期睡眠不足可降低肝细胞再生能力。

④高脂高糖饮食:过量脂肪堆积引发脂肪肝,糖分过多则通过“糖脂转化”加重代谢负担。

⑤情绪压力:焦虑、抑郁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胆汁分泌和代谢平衡。

图片18.jpg

2. 误区澄清

①“瘦人不得脂肪肝”:体重正常者若内脏脂肪超标或存在胰岛素抵抗,仍可能患病。

②“肝功能正常无需干预”:早期肝纤维化可能无异常指标,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图片19.jpg

三、中西医结合护肝新策略

1. 预防: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优化: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西兰花),减少精制糖和反式脂肪,每日饮水≥1.5升促进排毒。

运动处方: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减少内脏脂肪。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每年检测肝弹(评估LSM和CAP值)、乙肝五项及AFP。

图片20.jpg

2. 治疗:多学科协同

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通过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抑制病毒复制,丙肝可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实现治愈。

肝纤维化逆转:中药(如丹参、三七)联合抗纤维化西药(如吡非尼酮),可抑制星状细胞活化,延缓肝硬化进展。

微创技术:腹腔镜肝切除、射频消融等微创手术创伤小,适用于早期肝癌或复杂肝脓肿。

肝脏健康是生命质量的基石。全国爱肝日不仅是一个宣传日,更是一个行动日。通过普及肝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肝脏健康的重视;减少肝病的发生和传播;推动肝病早筛、早诊、早治;关爱肝病患者,消除歧视。

文/感染疾病科 钟燕


上一篇: 【强基提质】多学科协作——共筑胃癌患者生命线

下一篇: 【健康科普】发现有人癫痫了应该怎么办?

相关文章|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