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医院

内网OA | 手机版
正在获取日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京蒙同心,共筑健康长城”——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对口帮扶兴和县医疗工作掠影

作者:施志红 来源:医务处 发布时间:2025-09-05 15:34:16
字号:
+-14
浏览次数:

京蒙协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延庆区医院与兴和县多家医疗机构始终保持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组团式”帮扶与京蒙医疗协作、东西部协作等战略项目深度耦合、一体运筹,把延庆区医院的医疗优势转化为下沉优势、把专家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推动优质资源向兴和县延伸。

培训赋能工程——“远程+线下”双轨育才

为把优质医疗资源精准送到兴和,自2025年1月起,延庆区医院携手北医三院专家团队,围绕糖尿病防控、贫血诊疗、医疗质控、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中西医规范诊治等主题,开展“远程+线下”讲座4场。

图片62.jpg

屏幕那端,北医三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杨进的“云”上讲堂,详细解读最新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帮助医护人员深入理解核心内容,掌握糖尿病的防控要点及临床实践技能;血液科主治医师马兰通过血液科典型病例剖析缺铁性、再障等常见贫血的鉴别要点与规范处置流程,帮助医护锁定病因、精准干预;延庆区医院质控办主任祁艳萍围绕医疗质控核心指标,现场演示病历质控工具与持续改进方法;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中西医规范诊治培训班则整合循证方案与中医特色疗法,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安全、精准的抗感染策略。

屏幕这端,兴和县的同仁们聚精会神的观看着专家的每一个操作动作,详细的记录着专家讲解的每一个要点,每一场授课都是知识与温度的双向奔赴,四场培训,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医护百余人次,夯实了临床基础,为临床注入持续动能。

草原健康行——走进兴和县医院大型义诊

2025年5月9日清晨,延庆区医院“京蒙健康行”医疗队一行8人驱车三百公里到兴和县医院,开展对口帮扶义诊活动。

图片63.jpg

眼科主任医师武荣把裂隙灯轻轻推到患者面前,俯身调好焦距,仔细察看晶状体混浊程度,判断白内障分期;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栾宁在诊台前弯下腰,把细如发丝的耳内镜轻轻探进患者耳道,屏幕瞬间亮起,藏在深处的病灶被放大得清清楚楚,再小的鼓膜穿孔也逃不过她的眼睛;义诊桌前,一位拄拐的七旬大娘诉右膝疼多年。骨科副主任医师王玮先让她屈伸膝盖,手指沿髌骨边缘轻压,随后他把刚拍的X光片举在阳光下,指着关节间隙说:“典型的老年性骨关节炎,软骨磨薄、骨赘形成。”只见他,一边教家属日常股四头肌锻炼动作,一边叮嘱患者要控制体重、注意保暖。

图片64.jpg

短短半日,百余名群众在家门口接受了来自延庆的优质医疗资源,发放健康手册百余份。义诊结束时,一位七旬蒙古族老人竖起大拇指:“北京的专家把诊室搬到了草原!”医疗队挥手告别,车轮扬起尘土,却把温暖与希望留在了兴和大地。

人才派驻计划——延庆专家驻点兴和帮扶

2025年7月21日,带着京郊夏夜的微凉,延庆区医院“京蒙健康行”再启征程。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吴宇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郎子娟并肩踏上兴和草原。

吴宇把行李往宿舍一放,便扎进兴和县中医蒙医医院的工作中。通过前期调研,摸排,确定医疗管理及技术方面是帮扶的重点。白天在门诊望闻问切,夜里在会议室撰写诊疗规范。他用一个月的时间针对高海拔常发的咳喘、胃痛、鼻炎等23个病种,编写了一本“口袋版”中医诊疗规范,门诊就诊人数达到新高。30场讲座、60次查房,他把4名“西学中”骨干带成了能独当一面的草原战队。

图片65.jpg

图片66.jpg

同一时刻,兴和县人民医院康复科里,郎子娟开启了“30日攻坚”模式。5场质控培训会议,把评定量表从格式到内容全部翻新;治疗床旁,她反复比对脉冲短波设备参数,联系厂家把普通病床换成木质治疗床;门诊走廊、病房床前,她手把手指导治疗师、患者做精准训练,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图片67.jpg

图片68.jpg

离院前,两位专家把“云端会诊”机制保留,疑难病例随时共享,让京蒙协作从“短期帮扶”变成“长效陪伴”。如今,草原的夜风依旧凉爽,但百姓心里多了一盏不灭的“健康灯”。

进修提升通道——兴和医护进京跟岗学习

2025年盛夏,兴和县医疗骨干分两批汇聚延庆。5月25日,县医院6名护理骨干率先报到:3人进入血透中心,从管路预冲到并发症处置全程跟岗;2人走进手术室,在无菌流程、器械配合与应急演练中淬火;1人轮转眼科耳鼻喉科,精修专科护理与显微器械养护。7月2日,蒙中医院的2名青年才俊接力而来:影像技师在CT、MRI操作与后处理工作站日夜打磨,ICU护士则在气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与重症超声中淬炼真功。延庆区医院为8位学员“一对一”配备导师,理论授课、操作考核、病例讨论环环相扣。

图片69.jpg

截止目前,6名学员通过理论与技能双重考核,2名学员继续深造完成进修工作。她们把写满笔记的手册、反复练习的穿刺模型和导师手写的祝福卡片一起装进背包,踏上返途——三个月,这些带着延庆区医院的“种子”将在兴和的透析室、手术室、影像中心和ICU同时发芽,把新技术、新理念、新温度真正留在草原百姓身边。

图片70.jpg

京蒙携手千里情,精准协作惠民生。下一步,延庆区医院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京蒙协作2.0版——让远程影像实时读片、让康复处方即刻落地、让中医适宜技术走进牧区帐篷,真正把“以治病为中心”升级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带不走的队伍、留得住的技术、可持续的机制”作为最大成果落地兴和。

文、图/医务处 施志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组建“健康宣传先锋队”

相关文章|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